新風暴

新風暴(Barravento NOVO)

布魯斯・米本 & 艾德・桑托斯

2018年9月15日 – 10月20日

展覽現場

Chi-Wen Gallery_Bruce Yonemoto & Eder Santos_Barravento NOVO_Exhibition View-1
Chi-Wen Gallery_Bruce Yonemoto & Eder Santos_Barravento NOVO_Exhibition View-3
Chi-Wen Gallery_Bruce Yonemoto & Eder Santos_Barravento NOVO_Exhibition View-4
Chi-Wen Gallery_Bruce Yonemoto & Eder Santos_Barravento NOVO_Exhibition View-2

Chi-Wen 畫廊將於 2018 年9 月 15 日至 10 月 20 日展出日裔美籍藝術家布魯斯·米本、巴西藝術家艾德·桑托斯聯合製作的錄像作品《新風暴(Barravento NOVO)》。

展覽同名作品《新風暴(Barravento NOVO)》是一單頻道數位錄像裝置,於 2017 年英國泰德美術館的「星光電影院單元(Starr Cinema Program)」舉行全球首映,本展將是亞洲首映,並首次以完整裝置呈現。

布魯斯·米本與艾德·桑托斯在運用電影、錄像及多媒體裝置的當代藝術家中,扮演前導的角色,二位均利用出作品處理時代精神下的文化議題,在當代藝術的發展脈絡中,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作品《新風暴》是一部單頻道數位錄像裝置,重新詮釋 1962 年的一部巴西經典電影——葛勞伯·羅加執導的《風暴(Barravento)》,並將主角重新塑造,運用巴西當時的後殖民情境,對比今昔社會現狀與人民心理。《新風暴》不僅將導演羅加的政治訊息運送到當代,也點出文化迷思,以及浮動的(個人與國族)認同等主題。作品同時並置電影《風暴》的畫面,凸顯拍攝手法和技術的變遷。

二位藝術家透過作品《新風暴》,面對著過去與現在的歷史。作品藉由安東尼歐·皮唐卡(Antonio Pitanga)和卡蜜拉·皮唐卡(Camila Pitanga)的父女關係,象徵兩代巴西人的縮影:安東尼歐是《風暴(1962)》的主要演員,對巴西電影界貢獻卓著;卡蜜拉是巴西知名女演員與電影製作人,她在《新風暴》中重新演繹安東尼歐的角色。

經典電影《風暴(1962)》的誕生,是巴西 60 年代的新電影運動(Cinema NOVO)的一項實踐,這個運動的參與者多是電影藝術界及相關人士,除了訴求新的電影表現手法,他們更強烈鼓勵的是巴西原產、表現巴西文化的電影,藉以反對西方優勢文化排擠巴西本土文化。同時期 ,60 年代的台灣,出現了第一波的新電影,改變了原來大多是依循政策方針指導的情況,電影導演漸漸地紀錄起生活在台灣的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社會文化,更加真實地反映人民的生活處境。

本展覽不僅將目光投至巴西 60 年代以來關於後殖民的社會、文化現象,也反觀台灣 60 與  80 年代的新電影藝術,因為兩國所出現的新電影,擁有許多共通的關注: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宗教與物質文化、對本土文化的關照,以及長期被殖民者的主體性與認同。因此,Chi-Wen 畫廊規劃了「台灣新電影藝術放映活動」,為畫廊觀眾精選重要的台灣電影,將在展期中的特定日期播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