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斯·米本

布魯斯·米本​

Bruce Yonemoto and Eder Santos Barravento NOVO
Bruce Yonemoto Before I Close My Eyes
Bruce Yonemoto Simulations
Bruce and Norman Yonemoto Made in Hollywood
Bruce and Norman Yonemoto in collaboration with Mike Kelly Kappa
Bruce and Norman Yonemoto Vault
Bruce Yonemoto Green Card: An American Romance, 1982
Bruce and Norman Yonemoto Garage Sale
 

布魯斯・米本1949年生於美國,現居住、工作和創作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歐文。

布魯斯・米本為日裔美籍的藝術家,長期對大眾媒體操縱人心的現象提出反思,題材兼用想像的和真實的現象。生於二戰結束的年代,在戰後大眾媒體充斥的社會環境中成長,米本從 70 年代中期開始從事錄像藝術,初期利用多頻道錄像,反映當時大眾媒體內容常見的重要元素,包含歷久彌新的陳腔濫調、圖象傳統、好萊塢式的浪漫故事與廣告行銷文化,以此發展對同代人的心理分析。1989 年以後,米本的日本文化血統逐漸在作品中顯現,利用包含實驗電影、錄像、裝置、雕塑和攝影等多元媒材,探討民族意識、文化記憶與神話。

近期重要展出包括:臺灣臺北Chi-Wen Gallery「新風暴」(2018);英國泰德美術館主題回顧展「我未來的慾望 The Future of My Desire」(2017)臺灣臺北鳳甲美術館「An Asian Survey – Bruce Yonemoto」(2015)德國柏林世界文化中心「The Whole Earth. California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Outside」(2013);英國倫敦泰德美術館「Mike Kelley Tribute」(2012)美國洛杉磯日裔美國人國家博物館「Drawing the Line: Japanese American Art, Design and Activism in Post-War」(2012);美國紐約聖路易斯美術館個展Beyond South(2010);韓國第七屆光州雙年展(2008);美國洛杉磯蓋提研究中心「California Video」(2008);美國賓州大學當代藝術中心個展Bruce Yonemoto: Disappearance of Memory(2007);美國堪薩斯州肯佩爾當代藝術與設計博物館個展Screen Gems(2007);法國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在洛杉磯的 1955-85 」(2006);日本東京互動藝術中心個展「Bruce Yonemoto: Disappearance of Memory(1999)

米本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的藝術系教授,歷年創作獲得來自眾多機構、基金會的獎項與獎助,包含美國紐約創意資本基金(Creative Capital Foundation)、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美國電影學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基金會(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美國瑪雅·黛倫實驗電影與錄像獎(Maya Deren Award for Experimental Film and Video)。


畫廊展覽

新風暴

2018年9月15日 – 10月20日

California Dreaming

2018年2月3日 – 3月3日

Parklife

2017年10月20日 – 11月30日

Bruce Yonemoto - FILM SCREENING

2017年2月18 – 3月18日


其他展覽

Hunger for the Absolute: Land in Anguish at 50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斯塔爾電影院

2017年11月9日

Bruce and Norman Yonemoto: The Future of My Desire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斯塔爾電影院

2017年1月20日 – 22日

布魯斯米本「在地表邊緣的世界盡頭」放映座談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2014年8月24日


 

相關文章

周安曼策展《亞洲調查-布魯斯米本個展》

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