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廣鳴




























袁廣鳴1965年生於臺灣臺北,現居住、工作和創作於臺灣臺北。
袁廣鳴是早期臺灣錄像藝術的先鋒,自1984年開始從事錄像藝術創作,也是目前臺灣活躍於國際媒體藝術界中知名的藝術家之一。1997年畢業於德國卡斯魯造型藝術學院,獲得媒體藝術碩士學位。目前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教授。
他的作品以象徵隱喻、結合科技媒材的手法,深刻傳達出人們當下的生存狀態,並且對人的感知及意識有著極具詩意的深入展現。1988年在校期間即以錄像雕塑作品《離位》獲得第13屆雄獅美術新人獎的佳作,1992年的錄像裝置作品《盤中魚》展出後,隨即獲得臺灣藝術圈高度肯定並獲得臺北縣美展首獎,1998年的互動裝置《難眠的理由》則榮獲第一屆「數位藝術紀」的評審特別獎,2002年「人間失格」系列作品更奠定了在臺灣當代媒體藝術界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2007年《逝去中的風景》三頻道錄像裝置,開始以個人的「居家日常」及「廢墟」開創出一種迷人的劇場式日常。2011年個展「在記憶之前」,持續對於「家」的探討,並擴及到「廢墟及自然」的領域,更以多元形式呈現以「時間與記憶」、「身體與感知」為主題的大型系列創作。2014年個展「不舒適的明日」由「家」的議題延伸至當今在全球化底下的在地生存處境的探問,思辨現代人的困頓與憂懼;此展並榮獲第 13 屆台新藝術獎「年度最佳展覽入選獎」。在 2018 年個展「明日樂園」中,直指未來的家已不再是穩固的概念,作品環繞著「戰爭的日常化」與「日常的戰爭」為主軸,呈現當代的生存狀態及不安。此展並於 2018 年受邀於英國海沃德美術館展出。
袁廣鳴受邀參與大型國際展覽不勝枚數,其中包括日本愛知三年展(2019)、泰國曼谷藝術雙年展(2018)、法國里昂雙年展(2015)、日本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2014)、澳洲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2012)、新加坡雙年展(2008)、英國利物浦雙年展(2004)、紐西蘭奧克蘭三年展(2004)、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2003)、漢城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2002)、美國舊金山現代藝術美術館的「010101:藝術於科技時代」(2001)、日本 ICC1997 媒體藝術雙年展(1997)、臺北雙年展(2002、1998、1996) 等。
作品也受多所國內外美術館典藏,也曾擔任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臺北獎、臺北縣美獎、公共藝術、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及美國亞洲協會美術獎評審等。
畫廊展覽
其他展覽
SELECTED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