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肇興

劉肇興

Human-Cannabis II: ASA, 2020
Human-Cannabis I: Sonnet 27
Horizon, 2017
Kora, 2011-12
Gama
Saga Dawa
Insatiable
Crossing
Element
 

劉肇興 1968 年生於臺灣中壢,現定居、工作和創作於美國印地安那州。

劉肇興以攝影、數位媒材、電影和新聞媒體作為主要創作工具,近期的作品包含西藏轉山、走訪遭海嘯襲擊的日本海岸、與腦部科學家合作研究內生性大麻與記憶的關聯。劉肇興的作品以鏡頭為基礎媒材,加上數位成像技術,創作出描繪精神與超現實空間的錄像裝置,許多錄像作品沒清晰的旁白,然而本質發人深思,將時間減慢至足以反芻的速度,同時空間在微觀與無限放大之間震盪。劉肇興的作品取材從地貌、油畫到人體,許多作品基於世事無常、人類悲劇與尋找精神庇護所的概念。

劉肇興 1990 年於臺灣國立政治大學獲得新聞學士學位,畢業後擔任攝影記者,25 歲時移居美國攻讀美術,1998 年畢業於佛羅里達大學藝術研究所,獲得攝影與數位媒材碩士,1997 年獲選為紐約美國攝影學會全國研究生研討會成員。在佛羅里達期間,劉肇興師從超現實主義攝影大師傑瑞尤斯曼(Jerry Uelsmann)和艾芳史翠曼(Evon Streetman),這段時間劉肇興的作品更深入個人經驗,並帶入思想概念,藝術實踐進一步拓展,開始結合錄像創作。1999 年劉肇興應邀在位於布魯明頓的印第安那大學任教,目前為該校藝術學院數位副院長,並曾獲頒該校 Herman B. Wells傑出教授獎。

近期重要展出包括:臺灣國立臺灣美術館「世界不隨人類生滅」(2021);美國布魯明頓埃斯肯納茲美術館「House of the Singing Winds」(2020);中國北京紅磚美術館「儀禮·兆與易」(2018-19);美國班頓維爾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策劃之巡迴展「State of the Art : Discovering American Art Now」(2016);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第12屆沙迦雙年展 (2015);美國班頓維爾水晶橋美國藝術博物館「時代尖端-美國當代藝術新發現」(2014) ;臺灣臺北市立美術館個展「藏地轉行」(2014);日本第六屆東京惠比壽國際影像藝術祭(2014);韓國媒體城市首爾雙年展(2014);美國紐澳良電影節(2012);加拿大溫哥華SIGGRAPH 國際年會展(2011);臺灣臺北鳳甲美術館個展「血誌異浪」(2011);臺灣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美術雙年展「臺灣報到」(2010)等。


畫廊展覽

2022 年 6 月 11 日– 7 月 16 日

Forty Days

2020年5月22日 – 6月30日

2017年10月20日 – 11月30日

2017年6月24日 – 8月12日

2015年4月11日 – 5月30日

2014年4月19日 – 5月14日


其他展覽

國立臺灣美術館

2021 年 10 月 23 日 -2022 年 1 月 9 日

美國布魯明頓埃斯肯納茲美術館

2020 年 8 月 27 日 – 2021 年 7 月 4 日

儀禮・兆與易

北京紅磚美術館

2018年11月3日 – 2019年4月7日

Sacred Spaces: The Road To… and the Tibetan Buddhist Shrine Room

紐約魯賓藝術博物館

2017年11月17日 – 2018年10月15日

《纖動-生態作為動詞》國際錄像裝置藝術展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

2017年9月12日 – 10月28日

State of the Art: Discovering American Art Now

弗里斯特視覺藝術中心

May 26 – September 10, 2017

2017年5月26日 – 9月10日


 

出版品

Behind the Waves

劉肇興

臺北市立美術館


 

相關文章

紅磚美術館開幕「儀禮·兆與易」 在真實與虛幻中 誘發一場「靈」與「感」的追思

Hi 藝術

2018年11月3日

劉肇興藏地轉行 感受西藏轉山情境

欣傳媒

201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