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2019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2019年3月29日 – 3月31日

展覽現場

展出作品

Installation view of Art Basel Hong Kong 2019
Installation view of Art Basel Hong Kong 2019
Installation view of Art Basel Hong Kong 2019
Installation view of Art Basel Hong Kong 2019
Installation view of Art Basel Hong Kong 2019
Installation view of Art Basel Hong Kong 2019

2018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畫廊薈萃・展位 1D19

參展藝術家:洪子健、袁廣鳴、余政達、單慧乾、Su Misu

2019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Chi-Wen Gallery 將以日裔美籍藝術家布魯斯·米本(Bruce Yonemoto)結合五位台灣錄像及行為藝術家聯合製作的大型錄像作品演歌《The First Karaoke: Enka!》作為中心策劃的展出內容,共計呈現八位藝術家對政治動盪與當代LGBTQ+ 運動活躍等議題的密切觀察,探究上述議題與美學表達之間的關聯性。

布魯斯‧米本與艾德‧桑托斯在運用電影、錄像及多媒體裝置的當代藝術家中,扮演前導的角色,二位均利用出作品處理時代精神下的文化議題,在當代藝術的發展脈絡中,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作品《新風暴 Barravento NOVO》是一部單頻道數位錄像裝置,重新詮釋 1962 年的一部巴西經典電影——葛勞伯·羅加執導的《風暴 Barravento》,並將主角重新塑造,運用巴西當時的後殖民情境,對比今昔社會現狀與人民心理。《新風暴》不僅將導演羅加的政治訊息運送到當代,也點出文化迷思,以及浮動的個人與國族認同等主題。作品同時並置電影《風暴》的畫面,凸顯拍攝手法和技術的變遷。 

洪子健的錄像作品《謝罪 Apologies》重新對國家、權力核心和定罪等議題提出質問,匯集現代政治的道歉與政治發展的時間表,顯現對事件一再發生毫無悔意,造成相似事件不斷重演。時間不曾治癒任何傷口,沒有終結任何爭端或是解決所有爭議。但是找出犯罪者的身份可以改變現狀,國家道歉應該要留存,紀錄象徵性的行動可為和解與原諒跨出第一步,特別是閱讀文本的當下,觀者的同情心至關緊要。

袁廣鳴的《日常演習 Everyday Maneuver 》以「萬安演習」為背景。自1978年開始,歷經1987年解嚴後,仍然持續每年實施至今。演習範圍涵蓋全台及外島,主要目的之一為降低空襲損害,同時也每年一次提醒著關於彼岸的威脅。不管是「日常中的戰爭」或是「戰爭的日常化」,對於台灣現在的年輕人而言,這猶如電影場景般的淨空城市,則為一個絕佳的自拍場景。作品主要在演習當日下午1:30-2:00的半小時間,以五架空拍機同時在台北市區五條主要道路中間的正上方、以直線略微俯瞰的鏡頭拍攝,畫面猶如掃描,像是一種監控式的凝視。車水馬龍的台北市區,防空警報響起時,瞬間成為空城,超現實般的奇觀卻來自於台灣的演習日常。

臺灣藝術家 Su Misu 以多元性別、BDSM、LGBTQ+ 等議題的探索聞名,因為Su Misu 的醫學背景, 她對「人工」、「非自然」與其他具象事物特別感興趣,藉由攝影來討論影像中真實與虛幻之間的拉扯。除攝影之外也從事行為表演,並參與策展計劃。Su Misu 的作品從拉岡的鏡像階段出發,藉由鏡子主體脫離自身成為影像。Su Misu 系列作品《Ihategoodbye》中,藝術家作為紀錄過去關係的敘事者,在按下快門以前,仔細觀看特定時間裡自己感受的虛擬影像,不僅反應了現實,同時揉和疏離與疏遠的不穩定性。

Victoria Sin 擅長在行為、寫作、動態影像與印刷中使用思辨小說的形式,擾亂對於慾望、身份認同與物化的規訓過程。由個人的觀看與想望經驗出發,他/她的作品中將大量的奇想敘事建構於社會身體中的生理身體所帶來令人不安的體驗。

相關報導

文匯報_ABHK19

藝博會多元化互補缺失

香港文匯報, 2019年5月23日

閱讀更多

香港巴塞爾畫廊精選:台灣畫廊先發陣容全紀錄

ARTouch, 2019年3月27日

閱讀更多

首日香港巴塞爾亮點頻出,全球藝術市場正式東進?

artnet News China, 2019年3月28日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