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 Now 2022 巴黎亞洲藝術博覽會
林人中、余政達
巴黎造幣廠 Special Project 22、Special Project 14B
2022 年 10 月 20 日 – 23 日
展覽現場
展出作品


Chi-Wen Gallery 近年最為人所知,特別是在 LGBTQ 議題上,將那些標示著臺灣社會的開放與進步的當地藝術家推廣至國際平台。今年 Asia Now 2022 巴黎亞洲藝術博覽會 Chi-Wen Gallery 邀請臺灣當代藝術領域中站在 LGBTQ 議題最前線的兩位藝術家——余政達以及林人中參與博覽會的特別計畫。
余政達化身為另一個角色——法咪咪——一個追逐著美國夢的虛構網紅,與饒舌歌手春豔攜手製作了一段引人入勝,關於臺灣計程車司機的音樂錄影帶。而林人中則創作了一件莊嚴的錄像裝置,紀念那些在亞洲的 LGBTQ 場景中,逝去的名人和行動者。
狐仙紀念堂
藝術家|林人中
年代|2019/ 2022
媒材|錄像、攝影、裝置,尺寸因場地而定
地點|巴黎造幣廠 Special Project 22
Presented by Chi-Wen Gallery, Taipei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hi-Wen Gallery
在華人古民間傳說裡,狐仙以忽男忽女、亦男亦女、亦人類亦動物顯像,展演性別、性相與情慾的流動。今日,找愛的人們崇信狐仙。不是「她」、「他」或「它」,狐仙的代名詞是「他們」。
《狐仙紀念堂》計畫結合行為藝術、錄像、攝影與裝置,林人中虛構了一組文本,包括一則狐仙簡史,及狐仙轉世於二十世紀迄今在當代社會的各種變身。狐仙道成肉身在世上遭遇苦難。這個紀念堂追憶的是一組已逝的亞洲酷兒群像。
臺灣在 2019 年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在此同時,世界各處仍有許多他們在精神與身體上受苦,只因為不順從父權社會框架下的性別定義。這件作品意圖引發觀眾懷想、關切 LGBTQ 運動在庶民文化場景裡,那些(遭社會多數意見霸凌逼迫而)自殺、(挺身平權運動而遭)他殺或因HIV陽性或憂鬱症等疾病而離世的美麗佳人們。他們是我們今日享有自由的代價。
Charlie 的叭叭洗澎澎(音樂錄影帶)-法咪咪 feat. 春豔
藝術家|余政達
年代|2021
地點|巴黎造幣廠 Special Project 14B
Presented by Chi-Wen Gallery, Taipei
Courtesy of Thorny Media (咪式媒體) and KAO!INC (顏社企業)
臺灣人熟悉那開著小黃,穿梭大街小巷的計程車司機,竟是法咪咪因疫情滯留台灣所結交的好友 Charlie。
法咪咪搭著 Charlie 的霹靂嬌娃,展開旅程也看見城市的新面容。首次以歌手身份出現在大眾面前的法咪咪,特別攜手怪奇饒舌歌手春艷,創作彈跳感極強的「Charlie 的叭叭洗澎澎」,透過詼諧逗趣的律動音符,致敬我們已知的計程車產業,饒出新型態的司機與乘客的心聲。
關於藝術家
林人中|1984 年生於臺灣臺北,⽬前居住和⼯作於法國巴黎。
林人中是跨越表演與視覺藝術場域的藝術家與策展人。身體是他主要的創作媒材,探索編舞、一對一表演、表演性裝置等藝術表現型態,作品呈現於展覽與藝術節介面。
近期重要演出包括臺灣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感官瑜伽」(2020);中國上海外灘美術館「哨聲響起前」(2019);法國美術學院「Jeune Creation」(2018);法國巴黎東京宮美術館「Do Disturb Festival」(2018);中國香港M+「+ Live Art: Audience as Performer」(2018);芬蘭 ANTI 當代藝術節(2017);第10屆台北雙年展「當下檔案・未來系譜:雙年展新語」(2016)等。
余政達|1983 年生於臺灣臺南,現居住、工作和創作於臺北。
余政達一直對於語言在文化差異中所產生的不精準及落差感興趣,而這種由於語言斷裂的情況所帶出的身份、權利、再造與轉譯,透過其作品一貫預演式的身體表演和語言複誦,展示現實生活中進行一種看似編排好的情境。
近期重要展出包括:臺灣臺北市立美術館「藍天之下: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2020);中國上海明當代美術館「神秘參與」(2020);美國紐約Performa雙年展「FAMEME」(2019);法國巴黎法國國家舞蹈中心工作坊「Watermelon Sisters Go Camping in Paris」(2019);法國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與丹麥哥本哈根夏洛特堡宮「Tell Me What You Want」(2018);臺灣鳳甲美術館個展「Tell Me What You Want」(2017);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Life in Between — Delight and Discomfort」(2016);法國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Polyphonies」(2016);德國第六十五屆柏林國際影展「Forum Expanded」單元展出 《Practicing LIVE》(2015);第二屆中國中央美院雙年展(2014);國立臺灣美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臺灣報到」(2014);美國紐約亞洲當代藝術週論壇(2014);第十屆上海雙年展「社會工廠」(2014);美國紐約ART+網路雙年展(2013);國立臺灣美術館亞洲雙年展(2013);美國紐約皇后美術館年度計畫(2013);第五屆澳洲墨爾本媒體藝術雙年展(2012);法國圖魯斯亞洲製造藝術節(2012);第五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2009);奧地利林茲復刻雙年展(2009);第六屆臺北雙年展(2008)等。
余政達於2012年獲東京藝術博覽會培根獎、2008年獲臺北美術獎首獎。
新聞稿
相關報導